WFU

2021年1月26日 星期二

醫生 我脖子長了一顆東西 是不是癌症 ?


若有年輕病患眉頭深鎖,摸著脖子走進診間,還沒有開口,我會先猜來的原因是摸到頸部腫塊。

頸部腫塊是門診中非常常見的主訴,這個症狀帶來的焦慮,其實不難想像。因此,若能對頸部腫塊有基本的概念,較能減少大家對這個症狀帶來的焦慮感。






先排除感染性的問題

特性:皮膚泛紅,觸摸會疼痛,合併發燒或上呼吸道症狀(吞嚥疼痛,吞嚥困難,呼吸喘),症狀在數天內形成(急性)

如果有上述的這些的特性,建議儘早就醫,頸部感染雖然不是癌症,但嚴重可能會危及呼吸,因此需要特別留心。

評估頸部腫塊的大原則

1. 大於1.5公分:大部分的頸部淋巴結大小大約都在1.5公分以下。若大於這個大小,會建議盡快給醫師評估;同時也先別太緊張,因為這個是經過統計的數字,也有很多良性的腫塊比1.5公分來得大。

2. 觸感硬的:摸起來堅硬的跟“石頭”一樣的,要非常小心。另外值得一提的是,有些摸起來像“彈力球”一樣,同時多顆出現的,也需要特別小心。

3. 無法移動:試著用手指移動看看,一般來說腫塊的周圍質地會很鬆軟。若無法輕易地改變腫塊的位置,需要非常留意。

4. 腫塊數量及大小隨著時間不斷增加或增大

5. 皮膚表面伴隨潰瘍

給醫師評估的重要性

頸部腫塊的成因百百種,不同的位及特性,所需考量的診斷便不一樣。以上所說的,只是臨床評估的原則,但確切的診斷仰賴醫師的整體性評估以及精密的儀器檢查。一般來說,醫師在病史詢問及理學檢查後,必要時會進一步安排內視鏡或超音波(合併穿刺)。有確切的診斷,才能給予最適合的治療,改善症狀喔!


--掛號資訊--